「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」實施推廣計畫方案全文
學校名稱 | 嘉義縣東石鄉東石國民小學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方案名稱 | 歡展童顏-美麗、飛翔與回憶!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依據: (一)教育部97年8月22日台國(二)字第0970129575號令訂定: 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。 (二)教育部98年6月8日台國(二)字第0980077158C號令修正: 教育部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。 (三)嘉義縣政府98年6月17日府教學字第0980094278號函。 (四)嘉義縣校園文化核心價值「熱誠、關懷、審美、健康」。
目標: (一)提升教師在『藝術與人文』視覺藝術課程與教學上的專業素養,促進專業成長,落實草根模式課程與教育革新。 (二)強化藝術欣賞與創作體驗教學,增進學生藝術認知、展演、創作及鑑賞之能力,進 而涵養學生美感情操,豐富其生活與心靈。 (三)結合藝術家或專業藝文團體資源與學校藝文師資,深化學校本位藝術與人文課程推 展,提升藝術與人文教學品質,落實生活美學之實踐,融入校園美化,實踐學校「境 教」潛移默化之功用。 (四)發揮學校為社區文教中心之功能,由學校帶頭推展藝術空間建置相關活動,提升社區藝術文化涵養。 (五)帶動師生藝術欣賞及創作的風氣,營造校園為藝術場域,於校園內提供樂於接觸藝術的學習環境空間,促進學生對藝 術的積極認識,培養藝術的潛力人才。
現況說明: 本校位處東石鄉偏遠漁村村落,校內藝文師資缺乏,且外聘藝文師資不易,社區營造工程亦不熱絡,屬文化水平較弱勢、各 項資源較不足之地區。社區產業以養殖牡蠣為主,舉目望去社區景觀僅有成堆之蚵殼與剝殼之人家,對於藝文氣息之營造與 美感素養之涵蘊較缺乏,學校深思應積極發揮社區文教中心之作用,雖在校舍老舊,人力、物力資源缺乏之狀況下,思忖運 用學生藝文課程之活化,奠基學生美學涵養,提升教師藝文教育之專業,帶動學校、社區美學意識之生根。
針對本校學生之需求及推展困難分析如下:
發展歷程: (一)規劃理念 本計劃以「歡展童顏-美麗、飛翔與回憶!」為活動主題,結合藝術團隊「劉育良-藝術創作工作室」進駐校園, 將「藝術空間」融入校園文化。在活動設計上希望透過「創作設計」、「欣賞體驗」、「省思生活」與「在地美學」四大課 程方向,經由藝術學習活動,陶冶與涵育學生人文素養。希望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藝文活動,提升藝術鑑賞能力,陶冶生活情 趣,並以啟發藝術潛能與人格健全發展為目的。
活動規劃理念架構圖如下
(二)計畫目標 1.近期目標:以學校課程與教學為核心,透過創意藝文活動,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,同時研發創意化的藝術與人文課程。 2.中期目標:結合藝術團隊駐校,提供學校師生多元的藝術學習管道,透過藝術家體驗教學與風範引導,增進師生藝文的鑑賞與創作能力,同時深化草根模式的藝術人文氣息於社區。 3.長期目標:整合學校與社區在地資源與素材,推展校園「美學藝術空間」,讓校園成為學童心中最擁有「美麗、飛翔與回憶!」的角落,將東石國小校園空間豐富化、人文化,實踐「藝術校園、永續發展」的理想。
(三)計畫團隊成員
(四)課程設計: 以藝術與人文領域的課程設計理念為主,注重「創作設計」、「欣賞體驗」、「省 思生活」與「在地美學」四大課程方向,進行跨領域的學習活動,結合社區產業 及各界資源,以創意活動來展現學生的藝術創作。預計進行以下的創意教學活動: 一、長滿記憶的樹-印象樹 說明:老地方總有一棵令人印象深刻的老樹,歷史悠久的學校裡如果也有一棵20 年後讓畢業的校友回味無窮的大大的老樹也是很有意思的回憶,這棵大大 的老樹的故事將從百年前,東石舊堤岸邊的一棵鳳凰木開始,這棵樹承載 著屬於東石人記憶的一點一滴,同樣的我們在東石國小校園裡的大牆上栽 種一棵大大的樹,以鳳凰木樹形為基礎,結合「親、師、生集體攝影創作 牆」利用「數位影像」拼湊出學生學習、在地文化的片段。有些是古老房 子的照片,有些是上課的照片,有些是花草樹木的照片,看完所有照片就 大概能夠瞭解再地人與東石學子的生活情況了。 創作手法: 牆面彩繪、攝影蒐集記錄、數位相機、輸出相片、防水相框安裝
二、海邊的美麗-學校主題形象藝術設計課程 說明: 將運用東石鄉特色,柔化海邊印象,美化東石校園,以多樣化素材來裝襯 學校。 創作手法: 繪畫、多樣化媒材設計、數位相機、輸出相片、文字搭配平面設計創作。 三、飛翔與穿梭-校園裝置藝術 說明: 東石海邊具有濕地地形,最大的特色就在於豐富多變的地理環境與生態景 觀,東石賞鳥趣是到此一遊之勝事,以此為意象,發展藝文與環境生態課程。 創作手法: 木板或紙板,壓克力顏料、牆面彩繪、馬賽克。
四、傳統與傳承-書道藝文課程 說明: 透過書道藝術活動,永續發展學校教育特色,引導學生對書道技法及鑑賞有基本認識,進而能對藝術產生興趣。在活動中增進師生互動機會,發展積極正向的師生關係使學生樂於參與藝文活動,在活動中陶冶優雅的氣質、妝點校園藝文環境。 課程活動架構圖
東石國小「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」計畫-課程表 「歡展童顏-美麗、飛翔與回憶!」(98學年度上學期) 實施對象:三年級~六年級 實施時間:每週 (8節/週)
備註:預定14週完成課程,若有無法上課因素,將擇期補課完成。
|